找到相关内容124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〈四教颂〉试解

    ,闻属名字位,起修都在观行位,故言起跑点相齐。但中间过程及终点的果位,就看各教的观智利钝了。   初句“七贤七位藏初机”:四教颂从最初藏教的观行位开始,就是七贤位。因未见道,还未证得须陀洹果,故曰贤位,见道之后即是圣位。哪七贤呢?一五停心位、二别相念位、三总相念位、四暖位、五顶位、六忍位、七世第一位。是小乘见道以前七种修行位次。欲证须陀洹,须要经过这七个位阶修习。七个位阶,还分内凡与外凡两个位阶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8/11343589825.html
  • 禅门悟道因缘十二种

    四祖都是以这种因缘见道的。《景德录》卷三载二祖慧可当年求达摩祖师开示,当他明了欲求大法,应当舍弃一切乃至肉身躯时,乃立雪断臂于达摩祖师面前。自然,达摩祖师对他的开示也十分简单,当时二祖慧可说:“我心未...,慧藏便问马祖一箭能射多少,马祖道:“一箭射一群。”慧藏疑情更大,他问马祖:“彼此是命,何用射他一群?”马祖立即接机道:“汝既知如是,何不自射?”慧藏一时见道,他说:“教某甲自射,即无下手处。”于是,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禅宗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2/23073735237.html
  • “沩山田”与“沩山牛”──对沩仰宗的省思

    认为有悟道、见道、护持、水牯牛(乘愿再来度生)这样四个阶次。关于修禅见道后的护持,在诸多禅师咐嘱其见道弟子时,往往有“珍重”、“善自护持”等语,而在沩山,也不例外。灵祐在一次上堂时说:  夫道人之心,...修持后,一朝真心显露,即便识得了初心,也便见到了自性,这就实现了禅家所说的开悟。   然而,禅僧的开悟见道,并不见得就达到了修行的终极点。因此,沩山老人认为:“如今初心虽从缘得,一念顿悟自理,犹有无...

    蔡日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3759561.html
  • 种姓之本有、新熏之诤

    种姓之本有、新熏之诤  寂肇  【内容提要】:以难陀和安慧为代表的无相唯识,主张见道位最初一念的无漏善法种子为新熏,同时强调种姓不定。以陈那和护法为代表的有相唯识,主张本熏并建,强调种姓决定。究其定...均立本有种,为有相唯识说故名“唯识今学”  《成唯识论》对新熏说的批评,主要集中在“无漏无因”的难题上。即见道位最初一念如何可能由有漏闻熏生起。  “有漏不应为无漏种,勿无漏种生有漏故。”[19]  在...

    寂肇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9392273996.html
  • 智慧生佛

    变成了受到永害的瘪种子废种子。  当染污种子生起现行变得非常困难的时候,这就是转染成净过程要发生质变的时候到了,就是到了见道的时候了。见道时生起的是圣者的无分别智,见道也是转识成智的第一步,细分起来,...智为地前加行菩萨所修,根本无分别智和后得无分别智是见道刹那同时证得,若以根本无分别智为体,后得无分别智即为其用。无分别智,无的是凡夫的分别,生起来的是圣者的分别,后得无分别智是有分别的,但与我们凡夫的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2941319.html
  • 生忍、法忍、无生法忍

    、安忍,即指堪忍违逆之境而不起嗔心。大乘义章卷十一(大四四·六八五中):‘于法实相安住名忍。’法忍通常有苦法忍、道法忍之别。苦法忍系指于‘见道位’之时,信忍欲界苦谛之理;道法忍则系信忍道谛之理。又大乘菩萨于初地之见道位中信忍无生之理,称无生法忍。  此外,尚有种种法忍:(一)为生法二忍之一。此法忍有二:(1)于非心法之寒热、风雨、饥渴、老病死等,能堪忍而不恼怨。(2)于心法之嗔恚、忧愁等诸烦恼,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235743618.html
  • 两个根本部派

    行」之说;分别说系重於戒律;说一切有部重於禅定,乃有「依空,无愿,二三摩地,俱容得入,正性离生思惟」之言。依修定为解脱道的根本法,乃是印度内外道的保守派的本色。定有渐次,所以有部及犊子系对证入见道位的修行法,主张「四圣谛渐现观」;大众部及分别说系,则主张「四圣谛一时现观」。所谓渐现观,是以十五心或十六心中,次第而入见道位,证得初果预流;所谓一时现观,是顿入四谛共相的空无我性,也就是观一切法无常故苦...

    圣严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61251532.html
  • 顿悟成佛

    谓此自性,异生位中,亦是清净。谓真如者,性无变故;是一切法平等共相。”是故从自性涅槃,无为法身言,称为顿悟。3、诸法实相是不历阶位的。若从有为事相的角度讲,便有资粮、加行、见道、修道、究竟五位。而无为...  六、依“成满”二字而言顿悟者:   见道名“成”,等觉名“满”。一般学佛修行有两个阶段必然是顿悟,一是最初超凡入圣、见道登地时是顿悟。所谓于四加行位中,依四寻思修观,得四三摩地及四如实智,既观境空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081654724.html
  • 禅语今释,顿悟成佛

    31?406b)是故从自性涅槃,无为法身言,称为顿悟。3、诸法实相是不历阶位的。若从有为事相的角度讲,便有资粮、加行、见道、修道、究竟五位。而无为法是诸法的一味相、无变异、无来去、无生灭,无差别,如如...而不迷有般若智慧之佛。  六、依“成满”二字而言顿悟者:见道名“成”,等觉名“满”。一般学佛修行有两个阶段必然是顿悟,一是最初超凡入圣、见道登地时是顿悟。所谓于四加行位中,依四寻思修观,得四三摩地及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5860390.html
  • 心香供养---略谈无我的修持与护法

    学佛,方能有成,不致浪掷一世宝贵之生命时间与精神、钱财,空修一世佛法。在大乘佛法中,学佛人的第一目标即是断我见,继之以大乘法的见道,成为真实义菩萨,此后才是真入内门广修菩萨万行,一步一步确实迈向成佛之道;若不得大乘法的见道功德,而言修学成佛之道,都属自我安慰之言,并无实质。大乘法之见道,则唯有亲证第八识如来藏而发起般若实相智慧一途,别无他途;离如来藏之亲证而说有般若智慧可证者,都属谬说。  这里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65269425.html